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简直阐史观您慎用“我们广东人”来阐述情况和观点,因为感觉您像南下子弟,对本地生活方式了解和代表性不足。
像奶制品,广州许多上班族早餐一包燕塘奶是多少年的常态了,跟上海光明、南京卫岗和北京三元一样的本地奶企,我还订过顺德大良每天配送的鲜水牛奶。沙头角还红火时,热销商品是婴儿配方奶。
我不会说你是冒牌的广东人,因为一些广东人的发言给人感觉就是坐井观天。就是今时今日,广州绝大部分上班族都不会来一包燕塘牛奶,如果你是这样,或者一小部分这样,但绝大部分人不是这样。你随随便便哪天上街看看上班族,就知道,都不需要我去证明这一点。就别说还每天吃什么顺德大良水牛奶……几乎没有几个广州上班族知道顺德还有水牛奶这回事!你要说顺德双皮奶,知道的人还多一些,但大多数人也不知道那是水牛奶做的。
过去50多年,就是广州人都没有每天喝牛奶的习惯!过去是穷,街上路灯都很昏暗,订牛奶的人极少,也不可能有,因为产量根本不够。现在收入没有问题,喝的人多一些,但也只是少部分人每天喝牛奶,主要还是青少年。许多人喝的其实是“牛奶饮料”,因为简单算一下就知道,牛奶产量根本不够大部分广州人每天喝一杯牛奶!更别提全广东。广东许多地方的人还会告诉你,喝牛奶上火,不要喝。
现在许多所谓广东人就是瞎编各种广州或者广东传统。作为一种旅游宣传,那不是问题,但从历史角度去看待,那肯定有问题,你不能将那些所谓传统当真,去判断我们历史。许多“广州或者广东传统”其实是“广州和广东有钱人”的传统。
当年,许多人从城市到乡村,远离家乡,每次回家探亲,从海南岛(当年属于广东各管辖)出发,横跨整个广东,自然比许多一辈子只呆在本地的广东人知道得多。有些广州人,比如广州113中学或者其它广州中学的人,到了广州就结束旅途,我们还要继续。一路上,到了珠三角地区,还要折腾一天,江面上根本没有几座桥,长途车要坐渡轮,各种麻烦。到了80年代,开始流行盒饭,吃了饭,将饭盒直接扔掉,当时觉得挺奢侈,报纸认为这种西方流行做法是制造白色垃圾,不适合中国国情……
我在广州火车站图个新鲜,吃了几块钱的盒饭,就是几块鸡脖子,根本吃不饱,感觉吃盒饭就是上当受骗。卖盒饭的人说,你不想想,盒饭不要钱吗?瞬间,感觉钱都花费在漂亮的饭盒上,非常不值。最后去附近一个私人快餐店,两个人吃了一顿,5块钱猪杂汤粉,倒是挺饱。早期的长途客车比现在报废车辆场的公交车还破。一路上,经常出毛病,乘客还要下车和司机一起推车,司机发动客车和手扶拖拉机是一样操作,手摇启动。许多地方还是土路,一阵风吹来,飞沙走石,大家赶紧关好车窗,摇摇晃晃……就哪种经济水平,还说什么广东人天天喝早茶,每天喝牛奶是是传统,能吃饱饭就够了,想啥呢?过去,根本没那传统,更没那条件。